首页 > 自考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口商品中丝茶出口比重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国际丝茶业的激烈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口商品中丝茶出口比重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国际丝茶业的激烈竞争

B.国际丝茶市场需求减少

C.中国丝茶产量有所下降

D.中国丝茶质量急剧下降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口商品中丝茶出口比重逐渐减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是()

A.大黄

B.生丝

C.茶叶

D.豆饼

E.丝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护理从医疗从属地位转为合作关系是在:

A.17世纪以后

B. 18世纪以后

C. 19世纪以后

D. 20世纪20至50年代

E. 20世纪50至7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9.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现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A.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

B.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

C.追求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思想

D.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两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A.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思想

B.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

C.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D.主张采用君主立宪等温和的方式结束封建皇权的统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清政府企图利用舆论宣传丑化日本

C.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D.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外国对华商品输出主要是()

A.农产品

B.工业制品

C.棉纱

D.棉织品

E.鸦片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其代表人物有

A.王韬

B.薛福成

C.马建忠

D.郑观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项目后评价19世纪30年代产生于(),直到20个世纪70年代,才广泛地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双边或多边援助组织用于世界范围的资助活动结果评价中。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以下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

B.始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C.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两面性

D.最初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