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专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有()

A.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B.苏联实力增强及社会主义力量的扩展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杜鲁门主义出台

答案
收藏

AB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二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己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

B.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

C.冷战双方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D.冷战局面形成后,世界一直和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关于“冷战”相关知识点的整理中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A.美对苏冷战的背景——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B.冷战开始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组建

C.马歇尔计划——试图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D.冷战的目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4.2020年3月,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在接受采访时说:“看看我们最终陷入的奇怪局面:每个州都在采购呼吸机,纽约州在买,加州在买,伊利诺伊州也在买,我们都试图购买相同的商品。最后联邦政府也加入了竞标……效率非常低”。这反映美国()

A.社会分配严重不公

B.制造业空洞化严重

C.联邦制的弊端凸显

D.政府大力干预市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美国与苏联展开全球争斗

B.时代主题的转换

C.冷战结束

D.经济全球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从1962年到1966年,我国同西方国家谈判成交签约的大小成套设备项目二十余项,合同金额约3亿美元,其中到1966年底前建成五至六项,较之前有显著增加。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西方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变化

C.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已被打破

D.中国外交发生了根本转变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本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但后被明太祖斥责还乡,且终生不用;太祖甚至还制作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太祖此举()

A.平衡了宦官与宰相矛盾

B.试图阻止宦官进入宫廷

C.意在防范宦官专权的局面

D.根除了君主专制的威胁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冷战时期对峙、博弈的两大阵营的主导国家分别是()

A.英国、苏联

B.美国、德国

C.美国、苏联

D.法国、德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他认为苏联是“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就可以迫使苏联退却。这表明()

A.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

B.美苏盟友关系逐渐走向破裂

C.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

D.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政府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014年10有2日,()退出申办,最终形成北京与阿拉木图两家竞争的严峻局面。
2014年10有2日,()退出申办,最终形成北京与阿拉木图两家竞争的严峻局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第三次大论战表述正确的有?

A.第三次论战的结果是20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双方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逐渐走向趋同,90年代被合称为理性主义

B.第三次论战的背景是西欧一体化的发展,自由主义试图解释合作问题

C.第三次论战双方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而扛起大旗的分别是新古典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

D.由于国际关系中冲突多于合作,现实主义的解释力更强,因此第三次论战的结果是现实主义战胜自由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