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专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宁穿破,不穿错刘克定戏曲的服装和化妆一样,也是马虎不得。古戏曲的服装很少临时设计,大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老版本,不轻易变动。如南戏(昆剧)的戏服基本上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并加以艺术化,而且不分季节、朝代,各剧通用。戏曲里没有季节,但等级森严,皇帝穿什么,臣子穿什么,当兵的穿什么,跑龙套的穿什么,都有一定的规定,不能穿错。即使热死的花脸冻死的旦,该穿什么不能打半点折扣。夏日炎炎,花脸全身披挂,汗流浃背,不能少穿;寒冬腊月,旦角身着轻纱,冷得发抖,也不得多穿。要表演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如果按各朝代的穿戴去设计戏服,那就太难,工程也非常浩繁,更不要说按季节设计。所以看古戏,仅仅看戏而已,要想从衣着上考证哪朝哪代,冬天还是夏天,那就没辙。《失空斩》是夏天还是冬天?《钓金龟》与《铡美案》分别是什么季节?戏服上体现不出来。是什么朝代的故事,戏服也不能告诉你,仅仅按官阶、身份、性别、年龄、职业、文武等几个大的杠杠来加以区分,区别穿戴已成程式。有一些历史名人,妇孺皆知,穿戴已经定型,如诸葛亮、关羽、包公等等,几百年就是那个样子,变化就更少。所以穿薄穿厚,也就不能根据演出时的天气不同而不同,剧情规定穿什么就得穿什么,穿错就被认为是事故。戏衣虽然名目繁多,但重要的式样只有二十余种,包括蟒、靠、帔、褶等。色彩分上五色下五色。上五色即微黄、红、绿、白、黑,又叫正色;下五色为紫、蓝、粉红、湖色、古铜或香色,又叫副色。在质地上,早期多用呢、布,后来改用丝织品。戏衣纹饰美观丰富,有龙凤鸟兽十几种,每种又有多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服饰艺术。除了戏衣,还有头饰、头盔(旦角头上的妆饰、帝王贵族的冠、武士的盔以及各种帽、巾)、戏鞋(厚底靴、虎头鞋、快靴、洒鞋、彩鞋)等等。它们各有各的表现功能,不能穿错。《玉簪记》中的陈妙常是一道姑,其白云:姑娘在禅堂打坐。唱词是:从今孽债染缁衣。这缁衣是尼僧的衣着,道姑穿在身上,就闹笑话了。禅堂也非道家修行之所,应为云宫。清时的戏曲中,戏服的颜色也有一定的讲究。清代戏剧家李渔对当时青、蓝两色混用就提出疑问,认为青色是很神圣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是朝廷的名器。按贤愚,圣人之徒始得衣之,按贵贱,备缙绅之选者始得衣之,净、丑角色演小人则不得上身。歌舞之衣贵在轻柔,不可因为太露而刻意增厚。所谓霓裳羽衣,衣上所绣,只宜两种,上体凤鸟,下体云霞,早有定制,一旦改绣其他,就不伦不类了。方巾与有带飘巾都是儒者所用,少者用飘巾,老者用方巾,如果穷愁患难之士也戴方巾,则错失规矩。这些意见,仍可供今人参考。戏曲演员对戏服要烂熟于胸,演什么角色就穿什么衣,戴什么帽踩什么鞋都不能出错,因为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包括服装),决定了它的艺术魅力,观众也是通过这种程式化的表演来欣赏戏曲艺术。作为戏曲演员,他们的艺术生命也离不开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所以宁穿破,不穿错是一个艺术家对事业的严谨态度,也是可贵的艺术品德。(选自《文汇报》)(1)下列关于戏曲服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戏曲服装设计固定,它通常都采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老样式,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动。B、古代戏曲服装等级十分森严,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服装,绝对不能有半点儿马虎。C、古代戏曲服装穿薄还是穿厚,应根据剧情角色来判断,而不能考虑季节变化和天气暖冷。D、古代戏曲服装决定着演员表演,而观众也是通过这种程式化的戏曲服装来欣赏戏曲艺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戏曲演员对戏服要非常熟悉,宁可穿破也不能穿错,这其实正好体现了戏曲演员的严谨态度与可贵品德。B、戏曲演员如果把戏服穿错了,就是十分严重的事故,因为人们就不能从戏服中看出故事发生的朝代了。C、演员表演时,花脸着装一般都要全身披挂,即使在烈日炎炎里汗流浃背,也不能随意减少自己的穿戴。D、清代戏曲中,戏服颜色特别考究,青色往往是神圣的象征,像净、丑等角色若饰演了小人就不能上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戏服名目繁多,就式样而言,重要的归纳起来也就二十多种,像蟒、靠、帔、褶等相对来说都比较常见。B、古代戏服之所以改用丝织品,是因为丝织品上面的纹饰更美观更丰富,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能成为独特的艺术。C、歌舞之衣,贵在轻柔,一旦刻意加重增厚,就不伦不类了,如霓裳羽衣即便太轻过露,也不能超越固有定制。D、不仅仅是戏服,就连戏鞋、戏帽等等,戏曲演员都不能穿戴错,因为他们的艺术生命离不开表演这种独特的形式。

暂无答案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宁穿破,不穿错刘克定戏曲的服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B.材料一

C.

D.材料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题: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给雨润过的泥路,定是又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1)“凉爽”的近义词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文段,完成33-36题。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狐假虎威 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②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④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⑥乎”虎以为然⑦,故遂⑧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①求:搜求,寻找。②无敢:不敢。③长(zhǎnɡ):当首领。④逆:违反。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⑥走:跑,逃走。⑦然:对的。⑧遂:于是,就。“狐假虎威”中“假”意思是()

A.假如,如果

B.假借,凭借

C.假装,扮演

D.假的,不是真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文段二:有同学准备了一段与庆祝活动相关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3、4题。苏武牧羊,持节不屈岳飞抗金,保家卫国……回溯过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都体现为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3.在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乙】省略号

B.【甲】逗号 【乙】省略号

C.【甲】分号 【乙】感叹号

D.【甲】逗号 【乙】感叹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合传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有时达到----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通过叙述某一类型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人物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应有尽有 波澜壮阔 见微知著 天衣无缝

B.包罗万象 云谲波诡 独具慧眼 滴水不漏

C.应有尽有 云谲波诡 见微知著 滴水不漏

D.包罗万象 波澜壮阔 独具慧眼 天衣无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的一则广告及说明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1979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三),上海《文汇报》敢为天下先,在当

阅读下面的一则广告及说明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1979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三),上海《文汇报》敢为天下先,在当天报纸的头版(当时共出四版)刊登整版广告(如下图所示),这条广告收费9万元人民币。据说,当天《文汇报》大楼内电话不断,读者询问:“今天贵报怎么没有新闻?”《文汇报》总编辑妙语答道:“这不就是最大的新闻吗?”这一广告刊登后,美、英、法、目等国的几家大通讯社及报纸都对此举作了报道,有一家报纸甚至称其为“中国报纸广告一号”。

资料来源:《工商侧影—个世纪的广告经典》

(1) 简要叙述广告商品名称,广告语及广告标题。(2) 为什么这则广告在当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请就广告的特点及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套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

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

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

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

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

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下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辞

B.及鲁肃过寻阳 及:等到,到

C.但当涉猎 但:但是

D.即更刮目相待 更:另外,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前面的例子已经讲过如果变量的初值在进入循环体之前已经存在,可以省略表达式1。有时程序的循环体中已经有了
变量的增值语句,也可以省略表达式3,这时只要有表达式2就可以了。下面的程序就能完成这一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