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现代跨国公司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B.垄断资本的进一步扩大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

D.对直接投资“三极化”格局的出现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现代跨国公司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有()

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D.现代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国际分工

B.工业革命

C.国际贸易

D.资本输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工业有了一定程度
的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Part A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Chinese text and write an abstract of it in 80

Part A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Chinese text and write an abstract of it in 80~100 English words. You should write your abstract on ANSWER SHEET 2.(10 points)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迅猛发展。简单归纳,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化的技术基础。科技进步为全球化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使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技知识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各国经济以此为基础紧密相连,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同时,新科技革命使得科技成果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大量高技术产业不断产生,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新的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部门也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快速取代了传统产业而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推进的重要动力源。

全球化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势地位不断增强,跨国公司的突飞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不断完善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首选。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40多年的冷战格局最终结束。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各国纷纷把发展经济列为首要目标,普遍扩大了对外开放,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轨道,改行自由市场经济,并积极致力于融入西方经济体系。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不足和弊端,自1978年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面的经济改革,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同世界经济的接轨,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不同发展层次国家的共同选择,市场经济已基本实现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就谈不上经济全球化。

其次,力量不断壮大的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跨国公司是以本国作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经营战略,以全球为工厂,以它所在的各个国家为车间,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流通,通过自己广泛的经营活动,实现了商品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促进了生产在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使之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和主要载体。

最后,国际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组织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国际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品、资本、劳动进入国际交流,各国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联系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间的障碍,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这就要求有超脱于国家之外的国际经济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战后,国际经济日益明显,国际经济协作不断加强。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世行、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而且还出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世贸组织(WTO)所制定的关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则,成为规范全球经济运行,创造自由、公平竞争环境的统一制度和规则,作为世界金融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也在国际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使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运行有了统一的规则,对成员国的经贸活动和经济行为起着协调和规范作用。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着制度保障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行政型领导者应主要由()产生,以符合现代经济、科技和管理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

行政型领导者应主要由()产生,以符合现代经济、科技和管理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从跨国公司的不同定义看,跨国公司概念应该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

A.跨国公司在一个国家设立总部,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

B.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是全球性的

C.跨国公司是生产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展开的结果,是与高科技、网络化现代生产条件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

D.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应比较宽泛,可以国有、私有或混合所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A.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B.我国贫富差距问题

C.我国城乡分化严重问题

D.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现代意义上的工业跨国公司出现于()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20世纪初D.20世纪中期

现代意义上的工业跨国公司出现于()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若干影响()。

A.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者

B.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主体和重要推动力量

C.跨国公司促进国际分工模式的变化

D.有力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健全和完善,促进经济全球话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