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人高考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刑法》第269条对转化型抢劫作出了规定,下列选项适用该规定的是()。

A.甲人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并追赶,甲进入李某厨房,拿出菜刀护在自己胸前,对李某说:“你千万别过来,我胆子很小。”然后,翻窗逃跑

B.乙抢夺王某的财物,王某让狼狗追赶乙。乙为脱身,打死了狼狗

C.丙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被识破。被害人追赶丙。走投无路的丙从身上摸出短刀,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你们再追,我就死在你们面前。”被害人见丙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丙迅速逃离现场

D.丁在一网吧里盗窃财物并往外逃跑时,被管理人员顾某发现。丁为阻止顾某的追赶,提起网吧门边的开水壶,将开水泼在顾某身上,然后逃离现场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刑法》第269条对转化型抢劫作出了规定,下列选项适用该规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公交车上,歹徒甲看中乘客乙价值5000元的手包,在公交车到站准备开门的时候,夺过手包就跑下车,乘客乙追着不放,好心的乘客丙也帮忙下车追赶甲。跑出200米后,甲拿起旁边水果摊的水果刀威胁丙:“再过来我就不客气了。”丙毫不示弱,拼死抢回手包。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夺罪,因为后续的暴力行为并没有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不能转化成抢劫

B.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夺罪

C.甲的行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第269条),不适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这一加重处罚情节

D.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对犯罪分子抢劫所得的机动车辆及所变卖价款,应当依照《刑法》第64条的规定予以追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刑法》第263条第(二)项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有()。

A.多次乘坐小出租车,乘机抢劫司机钱财的

B.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

C.对运行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

D.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刑法第263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中的“入户”的有()。

A.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封闭的院落

B.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

C.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

D.进入某公司的办公室进行抢劫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构成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下列情形”是指哪些?()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C.抢劫乞丐或者生活特别困难者的

D.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刑法》第263条规定;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刑法》第263条规定;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

(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

(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

(4)条文中“持枪抢劫”是否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构成情形的有()

A.持枪抢劫的

B.抢劫金融机构的

C.入户抢劫的

D.抢劫致人损害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假释规定的是()。

A.对累犯不得假释

B.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不得再假释

C.对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假释规定的是()。

A.对累犯不得假释

B.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不得再假释

C.对犯危害国家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我国《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对该规定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正确理解有()。

A.“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B.“为他人谋取利益”必须发生在得到他人财物之后

C.“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利益既包括正当利益,也包括不正当利益

D.“为他人谋取利益”既是收受型受贿罪的要件,也是索取型受贿罪的要件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