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规定,对坝址区、库区和移民新址等处的不稳定和潜在不稳定边坡进行边坡变形观测的项目应包括( )。

A.边坡地表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

B.滑坡深层滑面的位移

C.滑坡体的沉降

D.滑坡体周边裂缝的张合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规定,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包括( )。

A.水质

B.水温

C.泉水流量

D.降水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规定,在进行边坡变形观测的同时还应进行对边坡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的观测。

A.降水量、地下水位

B.降水量、地下水位、地表水体水位

C.降水量、地下水位、地表水体水位、地下水水质

D.降水量、地下水位、地表水体水位、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规定,当可行性研究阶段确认发生( )时,应布设水利水电工程专用地震台网。

A.水库区范围内存在活动断层

B.水库区范围内存在区域断层

C.大于Ⅵ度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D.大于Ⅷ度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规定,对平原区松散地层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宜布设观测线,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 )。

A.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B.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C.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D.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规定,符合( )的水利水电工程应进行区域稳定性观测。

A.坝高大于100m或库容大于10亿m3的大(1)型工程

B.坝高大于200m或库容大于100亿m3的大(1)型工程

C.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区的坝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

D.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地区的坝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的主要勘探剖面线上勘探点的间距为( )。

A.不大于30m

B.不大于50m

C.不大于100m

D.不大于15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水利电力工程场地和( )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有关规定进行。

A.地震安全性评价

B.地震危险性评价

C.地震破坏性评价

D.地震基本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初步设计阶段拱坝坝肩及抗力岩体部位宜按( )布置平硐。

A.每隔10~30m高差

B.每隔30~50m高差

C.每隔50~80m高差

D.每隔不超过100m高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初步设计阶段对主要坍岸区应进行详细勘察,其勘察的主要内容为( )。

A.岸坡的自然稳定坡角

B.浪击带稳定坡角

C.土的水下浅滩坡角

D.土的渗透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 320—2005)规定,抽水试验一般应进行( )降深,每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五次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