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人高考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蜀府将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C.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案
收藏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蜀府将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入瞿塘峡①白居易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②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③。(注)①此诗是诗人贬官忠州路上过三峡时所作。②稔:纤夫拉船用的竹纤。③滟滪堆:江中巨大石礁。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上信难哉!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瞿塘峡的艰险,奠定了全诗基调

B.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岸山峰比作双屏,将天空比作匹练

C.颔联一个合字凸显两岸崖壁的险狭,一个开字凸显天空的辽阔

D.颈联逆风惊浪描写了瞿塘峡行船时风大浪急的危险场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姜楚公画角鹰歌杜甫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旅中送迁客吴融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要去凭吊屈原,实际暗示朋友被贬的遭际

B.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对仗工整,注重色彩,用冷色调渲染了离别的心情

C.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友人之作,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岑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宏大处开篇,充分展示皇宫的景象。寒阑二字暗示了春色将尽的凋零和作者内心略带凄凉之感

B.颔联以景寓情,蕴藉深沉,金阙玉阶其辞藻富丽堂皇,写出了一派升平之景,反映了诗人渴望中兴之心境

C.颈联着力渲染了上朝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迎拂二字生动形象,描写细腻

D.本诗以早朝为中心,对早与朝的关系处理得当,既巧妙结合春景,又写出了宫廷气象和上朝的威仪庄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过裴舍人故居 唐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天黄叶空庭图。在一个萧瑟寒冷的秋天,诗人经过敌人的旧居,这里已人去楼空,诗人独自掩上院门,看到黄叶纷纷飘落,铺满了冷清的庭院

B.篱花犹及重阳发写出了虽然故人不在,但是篱下的菊花仍然在重阳时节绽放,寄寓着友人高洁的情操

C.邻笛那堪落日听用向秀《思旧赋》之典,写诗人徘徊在故人旧居庭院里,正当落日时分,听到邻家传来笛声,更增添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秋来芳草自为萤句中萤指萤火虫,多于夏季就水草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化为虫,古人因此误认为萤是由腐草化来的,故在写到幽冷凄清的氛围时常写到萤这一意象,用以烘托诗人孤寂凄苦的感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诗人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却要孤舟远行,其中饱含着黯然伤情的心绪

B.颔联化用了梁代诗人何逊在《赠诸旧游》一诗中的诗句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描写启程时的情景

C.颈联用典抒情,写到贾傅与褚公,两人经历相似,无论无才或有才,都离不开贬谪的命运,引起诗人感情上强烈的共鸣

D.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在不同的时代都曾名高一时,但是都被贬抑而死。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伤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这首诗的层次及各层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这首诗的层次及各层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分析这首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的特色。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分析这首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的特色。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蜀相》一诗,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

阅读《蜀相》一诗,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贼平后送人北归司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写的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送别友人

B.全诗显著的特点是三联运用对仗,对仗工整而且各联之间联系紧密

C.他乡指的是南方,旧国和残垒故关全都指的是北方

D.晓月繁星寒禽衰草几个意象之中都透出一股愁情

E.本诗后两联既是想象,又是写实,既写出了离别之愁又写出了乡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