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图所示为一连接水库的矩形断面渠道,渠道底坡i>icr,渠宽B=4m,试求渠道进口水深h、渠中流量Q。

图所示为一连接水库的矩形断面渠道,渠道底坡i>icr,渠宽B=4m,试求渠道进口水深h、渠中流量Q。

图所示为一连接水库的矩形断面渠道,渠道底坡i>icr,渠宽B=4m,试求渠道进口水深h、渠中流量Q。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图所示为一连接水库的矩形断面渠道,渠道底坡i>icr,渠宽B…”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扬州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如图4—71所示一矩形断面渠道,底宽为3m,渠底在某处抬

(扬州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如图4—71所示一矩形断面渠道,底宽为3m,渠底在某处抬高0.3m,水深原来是2m,抬高后水面降低0.1m,流量为6m3/s,求: (1)1—1和2—2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2)水流对坎的冲击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河海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如图6—18所示,有两条矩形断面渡槽,其中一条渠道的b1=5m,h1=1m。另一条渠

(河海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如图6—18所示,有两条矩形断面渡槽,其中一条渠道的b1=5m,h1=1m。另一条渠道的b2=2.5m,h2=2m。此外,n1=n2=0.014,底坡i1=i2=0.004,问这两条渡槽中水流作均匀流时,其通过的流量是否相等?如不等,流量各为多少?并判断两条渠道的水流是急流还是缓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如图8—13所示,梯形渠道流量Q=2.0m3/s,边坡m=1.5,正常水深h0=1.2m,底宽B0=1.6m,因要穿过公路底下,
拟建一矩形涵洞,洞底宽b=0.8m,洞长δ=7m,洞高为1.40m,涵洞进口平顺,采用八字翼墙,求涵洞进口前渠道水深H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有一方形平底明流涵洞,已知洞高h=1.5m,宽度b=1.5m,长度L=10.5m,进口为圆弧形翼墙,圆弧半径r=1.75m,上下游为
矩形断面长渠道,底宽B0=5m,底坡i=0.00026,粗糙系数n=0.017,试求:(1)保持涵洞为明流状态时的最大允许流量;(2)此时上下游渠中的水深H和ht

[提示]保持明流状态的上游最大水深H=1.15h。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矩形渠道的水力最优断面中,矩形渠道的宽深比是()。

A.2

B.1.5

C.2.5

D.3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水电站引水渠为梯形断面(见图),边坡系数m=1.5,底宽b=34m,粗糙系数n=0.03,底坡i为,渠底至堤顶高差为3.2m。

某水电站引水渠为梯形断面(见图),边坡系数m=1.5,底宽b=34m,粗糙系数n=0.03,底坡i为,渠底至堤顶高差为3.2m。若电站引用流量Q为67m3/s。今因工业发展需要,要求渠道供给工业用水。试求:

(1)渠道在保证超高为0.5m的条件下,除电站引用流量外,还能供给多少工业用水?并校核此时渠中是否发生冲刷。

(2)与电站最小水头所对应的渠中水深h为1.5m,试计算此时渠中通过的流量为多少?在此条件下渠道是否发生淤积(已知不淤流速v″为0.5m/s)。

(3)绘制h=1.5~2.7m间水深-流量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堤防是沿江、河、湖、海、渠道或水库、行洪区、分滞洪去、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包括()。

A.堤底

B.堤基

C.堤面

D.堤身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渠道设计时,常用横断面的形式有()。

A.梯形

B.圆形

C.矩形

D.三角形

E.弧底梯形

F.U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的流速分布为,式中水的重度γ=9807N/m3;μ为动力黏滞系数;厶为渠中水深,如图所示

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的流速分布为,式中水的重度γ=9807N/m3;μ为动力黏滞系数;厶为渠中水深,如图所示。已知h=0.5m,求y=0、y=0.25m、y=0.5m处的水流切应力τ,并绘出沿垂线的切应力分布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的流速分布为,式中水的重度γ=9807N/m3;μ为动力黏滞系数;厶为渠中水深,如图所示

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的流速分布为,式中水的重度γ=9807N/m3;μ为动力黏滞系数;厶为渠中水深,如图所示。已知h=0.5m,求y=0、y=0.25m、y=0.5m处的水流切应力τ,并绘出沿垂线的切应力分布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泄槽段为矩形断面,底坡由缓变陡,之间采用抛物线连接。已知:泄槽段底宽为24.00m,变坡点前泄槽底坡坡度为i=0.15,校核洪水时最大泄量为Q=2250m3/s,此时变坡点(抛物线起始点)处泄槽段断面垂直大地水深为h=5.50m,重力加速度取9.81m/s2,抛物线系数K按重要工程取值。抛物线方程为( )。

A.y=0.15x+0.01144x2

B.y=0.15x+0.01049x2

C.y=0.15x+0.00968x2

D.y=0.15x+0.00839x2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