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如习题2-8图所示,一宽为a的薄长金属板,沿纵向通有电流I,试求在薄板的平面上,距板的一边为a的点P的磁感应强

如习题2-8图所示,一宽为a的薄长金属板,沿纵向通有电流I,试求在薄板的平面上,距板的一边为a的点P的磁感应强度。

如习题2-8图所示,一宽为a的薄长金属板,沿纵向通有电流I,试求在薄板的平面上,距板的一边为a的点P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如习题2-8图所示,一宽为a的薄长金属板,沿纵向通有电流I,…”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如习题3-2图所示,一长直导线载有I=5.0A的电流,旁边有一矩形线圈ABCD(与此载流长直导线共面)。长l1=0.20m,宽l

如习题3-2图所示,一长直导线载有I=5.0A的电流,旁边有一矩形线圈ABCD(与此载流长直导线共面)。长l1=0.20m,宽l2=0.10m,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AD边与导线相距a=0.10m线圈共1000匝。令线圈以速度v=3.0m/s沿垂直于长直导线的方向向右运动时,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如图5.8(a)所示,一宽为b的薄金属板,其电流为I且在宽度上均匀流过。求在薄板的平面上距板的一边
如图5.8(a)所示,一宽为b的薄金属板,其电流为I且在宽度上均匀流过。求在薄板的平面上距板的一边

为r处P点的磯感应强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如习题2-11图所示,载流无限长直导线的电流为I,试求通过矩形面积CDEF的磁通量(CDEF与长直导线共面)。

如习题2-11图所示,载流无限长直导线的电流为I,试求通过矩形面积CDEF的磁通量(CDEF与长直导线共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如习题5
-5图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m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现有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m上,使m沿斜面向上滑动。试求:从m开始运动到它运动到最高位置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如习题3-25图所示,电荷+q以速度v向O点运动(+q到O点距离以x表示)。在O点处作一半径为a的圆,圆面与v垂直,试计

如习题3-25图所示,电荷+q以速度v向O点运动(q到O点距离以x表示)。在O点处作一半径为a的圆,圆面与v垂直,试计算通过此圆面的位移电流。

设圆周上各处磁场强度为H(H的方向如何?),试按全电流定律算出H,与运动电荷磁场公式是否相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它们中间用一根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
,如习题4-14图所示。开始时,将m1紧靠墙,并将弹簧压缩至原长1/2,然后m2释放。若以m1、m2和弹簧为系统,试求:

(1)系统质心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2)系统质心的速度最大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长直导线与直角三角形线圈共面放置,如习题9-6图所示。若直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I,线圈以速度v向右
平动。求线圈在图示的位置时各边的感应电动势以及总电动势。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t=0时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从长木板的左端冲上木板并最终从右端滑下,已知滑块和长木板在运动过程中的v ­ 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木板与滑块的质量之比M:m为()

A.1:2

B.2:1

C.1: 3

D.3:1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同轴电缆,由半径为a的导体圆柱芯线及内.外半径分别为b和c的同轴导体圆筒组成,如习题9-29图
所示。简与柱间有相对磁导率为μr的磁介质,导体圆柱和圆筒的磁导率近似为μo电缆工作时,电流由圆柱流入,沿圆筒流回,而且在导体横截面上电流是均匀分布的。试求一段长为ι的电缆所储存的磁场能量,并由此计算电缆单位长度的自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如习题9-14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开有一小孔,一条穿过小孔的细绳两头各系一质量分别为m1和

如习题9-14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开有一小孔,一条穿过小孔的细绳两头各系一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位于桌面上的小球m1,以v0的速度绕小孔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小球m2则悬在空中,保持静止。

(1)求位于桌面部分的细绳的长度l0;

(2)若给m1一微小的径向冲量,则m2将做上下小振动,求振动角频率ω0。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如习题8-24图所示的无限长空心柱形导体半径分别为R1和R2,导体内载有电流I,设电流I均匀分布在
导体的横截面上。求证导体内部各点(R1<r<R2)的磁感应强度B由下式给出:,试以R1=0的极限情形来检验这个公式。r=R2时又怎样?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