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54.50m,设计洪水位为856.10m,校核洪水位为857.90m,水库总库容为6.5×108m3。正常蓄水位情况下计算的平均波高为hm=1.55m,波浪中心线与正常蓄水位的高差hz=0.35m;设计洪水位闸门挡水情况下计算的平均波高为hm=1.62m,波浪中心线与设计洪水位的高差hz=0.38m;控制段的闸墩、胸墙或岸墙的顶部高程为( )。

A.≥856.90m

B.≥858.30m

C.≥858.40m

D.≥858.60m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由于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泄槽段需要设置矩形急流弯道段(简单圆曲线),已知:弯道处泄槽宽度为48.00m,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取规范规定的中值,弯道处流速为10.00m/s,重力加速度取9.81m/s2。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弯道段外侧水面与中心线最大横向水面差是( )。

A.△h=1.699m

B.△h=1.274m

C.△h=1.019m

D.△h=1.133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泄槽段为矩形断面,底坡由缓变陡,之间采用抛物线连接。已知:泄槽段底宽为24.00m,变坡点前泄槽底坡坡度为i=0.15,校核洪水时最大泄量为Q=2250m3/s,此时变坡点(抛物线起始点)处泄槽段断面垂直大地水深为h=5.50m,重力加速度取9.81m/s2,抛物线系数K按重要工程取值。抛物线方程为( )。

A.y=0.15x+0.01144x2

B.y=0.15x+0.01049x2

C.y=0.15x+0.00968x2

D.y=0.15x+0.00839x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正槽式溢洪道的组成部分包括()。

A.消能防冲设施

B.进水渠

C.泄槽

D.控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哪些是正槽式溢洪道的组成部分()?

A.进水前池

B.控制段

C.泄槽

D.消能防冲设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骨干淤地坝拟采用陡坡式溢洪道,根据地形拟采用纵坡为1:3的陡坡,其落差为7.62m,则相应的陡坡段斜长为______。

A.30m

B.24m

C.23m

D.32m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闸墩采用弧形闸门,当门轴总推力超过( )kN时,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A.25000

B.26000

C.29000

D.300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溢洪道设计中,应重视溢洪道下列( )部位和区域的防空蚀设计。

A.闸墩、门槽、溢流面、平面收缩(扩散)段、平面弯曲段、陡坡变坡处、反弧段及其下游段、水流边界突变处

B.异型鼻坎、分流墩、消力墩及趾墩处

C.水流空化数较大的部位

D.水流空化数较小的部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溢洪道的泄槽通常要求采用:()。

A.陡坡

B.负坡

C.平坡

D.缓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简述正槽溢洪道控制段的组成部分及溢流堰的形式,最常用何种堰型?
简述正槽溢洪道控制段的组成部分及溢流堰的形式,最常用何种堰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当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遇有下列( )情况时,必须采取妥善措施处理。

A.挑流冲刷下游河道岸边,但对岸边影响不大

B.地基中存在延伸至下游的缓倾角软弱结构面及断层破碎带,有可能被冲坑切断,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C.岸坡有可能被冲塌,危及坝肩稳定,堵塞出水渠或下游河道

D.下游涌浪及回流危及大坝与其他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