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A.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B.各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D.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世界上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A.京剧

B.吕剧

C.黄梅戏

D.昆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甘肃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我国世界级“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唯一用汉语演唱的歌种。

A.号子

B.山曲

C.花儿

D.信天游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进行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文化自觉”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昆曲、京剧等入选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首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982年,()颁布实施,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B.《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

C.《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生效的时间是()。

A.2003年10月

B.2004年8月

C.2006年4月

D.2007年5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联合国机构有关保护人权的专门机构不包括()。

A.国际劳工组织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C.世界卫生组织

D.世界银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6日在伦敦通过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6日在伦敦通过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 )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

A.实物

B.场所

C.实物和场所

D.实物或者场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许多文物古迹类型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呈现出()特征,在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文物古迹所在社区的参与,是这类文物古迹保护的基础。

A.传统

B.时代

C.活态

D.静态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